??知识产权是驱动创新的“隐形引擎”,法治则是保护创新的“坚固盾牌”。辽宁从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加速转身,严格公正司法成为守护创新“源头活水”的关键力量。4月25日,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来临之际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全省法院亮出年度“成绩单”:2024年全省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1733件,审限内结案率提升至95.88%,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大幅缩短,审判质效显著提升,司法保护力度和社会服务效能不断强化。
??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田间地头的种业创新,司法保护始终在路上。全省法院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创新成果保护,去年妥善审理多起涉及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案件。某品牌电器、某品牌扫地机器人等发明专利纠纷案的妥善化解,不仅为科创企业守住核心技术“护城河”,更通过司法裁判明晰创新边界。在农业科技领域,某玉米植物新品种案及多起农用机械专利纠纷的审结,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了坚实的法律后盾,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动能。
??在著作权审判方面,全省法院去年审结著作权案7596件,通过司法裁判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。在某运动模拟器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中,打出“惩罚性赔偿+诉讼禁令”组合拳,既让侵权者付出高昂代价,又避免权利人“赢了官司、输了市场”。全省首例涉数据权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也在去年审结,有效遏制了数据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。沈阳市法院化解的某品牌冷饮案,将品牌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有机结合,成为司法赋能地方经济的生动范例。在强化商标权司法保护方面,全省法院审结涉商标权案件2481件,公正审理了一批辽宁地方特色品牌维权案件,通过司法裁判助力本土品牌“破圈出海”,为区域经济发展厚植品牌竞争力。
??面对知识产权保护新挑战、新形势,全省法院以改革破题,着力打通“举证难、赔偿低、周期长”等知识产权保护的痛点堵点。在证据规则落实方面,全省法院去年签发律师调查令87份,积极采取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措施,有效破解取证困境。在两起重大商标侵权、计算机软件侵权案件中,累计判赔超700万元,用“真金白银”提高侵权成本,为经营主体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,让“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盗取他人财产”观念深入人心。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刑事、民事、行政案件“三合一”工作,提升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水平,沈阳、大连深化改革,锦州、营口等地积极探索,最大程度实现案件审理专门化、管辖集中化、程序集约化、人员专业化。
??知识产权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,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标准。全省法院构建“技术调查官+专家库”双轮驱动机制,省法院联合省知识产权局确定80名技术调查官,沈阳、大连等地引入高校专家资源,将技术事实查明范围拓展覆盖人工智能、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,实现对技术争议的精准认定,全省技术类案件审理周期缩短15%以上。
??此外,全省法院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从“单打独斗”向“协同共治”转变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成效凸显,目前有19个知识产权调解组织、216名知识产权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。省法院与省知识产权局、省版权局加强协同,通过会签重点工作安排、共建保护治理模式等优化协作机制,增强保护合力。
??发布会同步发布了2024年度全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,涵盖专利权、著作权、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纠纷等案件类型,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回答提问,向社会传递出“尊重创新、保护知识产权”、加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的强烈信号。接下来,全省法院将深化知识产权审判改革,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协作,持续完善“严保护、大保护、快保护、同保护”工作格局。
版权所有:即时比分 | 主办单位:即时比分办公厅 |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| 邮编:110032 |
![]() |
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 |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| 联系邮箱:mhwz@yaoyejob.com |